中國社科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聯合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共同發布了《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對微信朋友圈“雞湯文”轉發情況進行了調查。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雞湯文”在誘發網友轉發的背后,還暗藏著一條收益不菲的產業鏈條。
“國內最全的養生秘笈”“不能不轉,肯定包括你”……在微信朋友圈里時常能看到這類型的“雞湯文”,其中大多數人都是一瞄而過。但是,不少老年人對此深信不疑,熱衷于將“心靈雞湯”甚至謠言頻頻轉發給親戚朋友,即使慘遭屏蔽對待,但老人們仍每天轉發,鍥而不舍。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19日上午,中國社科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聯合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共同發布了《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便對上述現象進行了調查。而另一方面,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雞湯文”在誘發網友轉發的背后,還暗藏著一條收益不菲的產業鏈條。
超七成中老年人喜歡看心靈雞湯
報告顯示,在中老年人最常參與的旅游、運動健身和廣場舞活動中,微信超過了電話和面對面溝通,成為最常用的聯絡方式。
溝通交流和信息獲取是中老年人在應用互聯網時最集中的兩個領域——75.8%的人會上網看新聞資訊,超半數人可以自己搜索想要獲取的資訊,還有45.9%的中老年人會關注瀏覽微信公眾號文章。超八成人都會在微信中發表情包、在朋友圈點贊,近七成人會拍攝和轉發小視頻,25%的人會制作手機相冊,20%的人還會制作微信表情包。
這組調查凸顯了中老年人上網時的情感需求。數據顯示,中老年人瀏覽網絡內容排名最靠前的是與慰藉心靈、調節情緒有關的心靈雞湯和幽默段子,分別有76.5%和72%的中老年用戶瀏覽了這兩類主題。
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就曾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市民李女士的兒子稱,以前和老媽都是電話交流。而自從老媽玩起了微信后,剛開始兩人時常在微信里聊天,交流起來很方便了。可是,最近老媽經常把一些五花八門的文章轉給他,最多被分享的文章類型都是與“吃”有關的健康養生類。“有幾次她轉發給我的文章一看就不科學,比如有的說兩種食物一起吃比砒霜還毒,一看就很假,我勸她不要相信這些,她雖滿口答應,但仍我行我素。”
一次家庭聚餐時,李女士更是拿出手機,在親屬圈里轉發了多條類似“什么食物晚上食用猶如慢性自殺”的文章。李女士的兒子很苦惱,勸老媽不要輕易相信這些謠言。但李女士卻覺得不管是真是假,分享給大家,不會遭受損失,萬一是真的呢,也算給大伙提個醒,是好事兒。兒子不能及時回復甚至將其母親的信息屏蔽,李女士也沒覺得不礙事。“孩子工作忙,沒時間回我信息,但希望看到我給轉發的養生知識,讓孩子感受到我對他的關心,就足夠了。”李女士笑著說。
一邊是兒女的無可奈何,另一邊是家長的樂此不疲。對此,齊齊哈爾市青少年心理研究會會長余波提到了一個詞:“焦慮”。余會長說,熱衷轉發養生類“雞湯”的老年人一般處于體弱多病,生活較為封閉的狀態,子女平時聯絡少,以轉發文章的方式與子女建立一種聯系,變相說就是為了求得關注。
雞湯文背后的產業鏈
曾經,有一段署名“魯迅”的金句也流傳甚廣,甚至著名主持人也在微博上轉發。文中寫道:“魯迅說,到了一定年齡,必須扔掉四樣東西:沒意義的酒局,不愛你的人,看不起你的親戚,虛情假意的朋友!”多個魯迅研究專家都出來表態說,魯迅從不寫雞湯文章,這幾句話與他毫無關聯。
據三秦都市報報道,“這類雞湯很多都出自段子手,看似溫情脈脈,背后則是真金白銀的商業利益。段子手通過微博、微信分發出去,博取點擊量和粉絲量,吸引大家對產品、商品的關注,最終實現盈利的商業目的。”在西安一家網絡媒體做編輯的郭昊表示,互聯網時代,“眼球經濟”長盛不衰,文章火了,粉絲多了,利益自然就來了。郭昊說,“雞湯文”大多由專門的微信公眾號或者APP等轉發平臺進行分發,注冊人員再通過轉發此類附帶廣告的文章來獲取分成,轉發一次1到5分錢;一篇10萬+文章,轉發平臺可獲得兩三萬元的灰色收入。
“雞湯文”中廣告除了一些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和信息模糊不清的情況,更令人擔憂的是,“雞湯文”的轉發不僅是在替別人“掙錢”,更有可能會害人。據《南方日報》2015年3月報道:
廣東的老劉在網上花1760元,買了一種在雞湯文上經常做廣告的男性保健品——“血鉆野燕麥”。服用之后,老劉不斷接到騷擾電話。有自稱“總監”、“院長”等人物,以治病為由讓老劉買各種亂七八糟的藥物;而后出現的“消保委人員”、“財務人員”、“經理”等角色,則說之前出現的人有問題,稱給老劉補償,但要其交稅。
就這樣,老劉在幾個月的時間里,匯了14筆款,共計54萬多元。然而,吃了這么久,一點效果都沒有,最終老劉報警。警方經過兩個多月調查,在廣西南寧搗毀這個詐騙團伙,共抓獲17人。據悉,為了騙老劉,詐騙團伙先后出動了8人。
所幸的是,對于微信“雞湯文”這個產業江湖,微信官方顯然有所察覺,其發布公告稱,將對“轉發賺錢、刷分刷榜類”的誘導行為進行處罰,處罰形式包括刪文、限制賬號部分能力或封禁賬號等。而在今年2月,國家工商總局開展互聯網廣告專項整治工作,嚴肅查處5類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首次將新媒體賬戶列為了重點整治對象。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這份報告也專門對互聯網詐騙進行了調研。報告顯示,隨著手機支付功能在中老年人生活中的普及,新的詐騙問題也頻繁產生。數據顯示,中老年人受騙信息類型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免費領紅包、贈送手機流量和優惠打折團購商品;被這些陷阱“坑”過的人群比例依次達到60.3%、52.3%和48.6%。
為此,報告提出了一個重要警示:中老年人雖然具有一定的網絡安全意識,但交易能力和信息創造能力偏低,信息甄別能力急需加強。(每日經濟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鬓k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