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 正文

新業態經濟發展改變勞動者就業觀念 新興職業成為香餑餑

時間:2022-01-12 08:37:16    來源:福建日報    

制造業是大國經濟的壓艙石,對推動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容量至關重要。但近年來,制造業頻頻遭遇招工難,工人短缺成為不少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的軟肋。

我國擁有超過14億人口,藍領稀缺卻成為發展的掣肘,原因何在?一方面傳統行業中勞動者向新經濟市場轉移就業進程相對緩慢,供給難以滿足企業等需求方在技能水平等方面的硬性要求,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等人數不多,新型與高端制造業企業用工缺口較大;另一方面,新業態經濟發展改變了不少勞動者的就業觀念,快遞員、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興職業成為香餑餑,而目前制造業一些崗位從工資待遇、工作條件等方面來說,吸引力相對不高。

解決企業招工難、供需矛盾突出問題,需要多方面多管齊下共同努力。

從企業方面來說,要讓產業工人留得住。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亟需企業轉變思路,引進更為先進的生產、管理和研發體系,進而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產業工人工資收入,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了解新一代產業工人的心理需求,并作出相應改進,如改善工廠工作條件,提倡崗位技能培訓教育,滿足產業工人合理訴求,拓寬晉升渠道等。

從教育方面來說,要讓職業教育路子走得寬。要大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根據當前產業發展需要建立一批職業技術院校,擴大招生規模,為相關行業培養和輸送更多高技能、高素質人才;要加強職業技術院校與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交流平臺,促進產學教融合發展;要加強對職業技術院校的考核,將其與教師水平、學生培養掛鉤,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技術人才,同時引導年輕人積極投身社會建設,讓他們走入院校能夠學有所獲,走向社會能夠學有所用。

從思想觀念來說,需要加深對產業工人重要性的認識。沒有技能高超的產業工人,航母、衛星、飛機、火箭也就只能停留在紙面上。各方要營造尊重產業工人的社會氛圍,提高產業工人待遇和地位——強大的工業是國家的脊梁,產業工人是工業強大的中堅力量。

從政策層面來說,要讓相關保障措施靠得住。要在政策方面給予一定傾斜,如加強面向產業工人的就業信息推送和提供全方位的就業咨詢服務,打破信息壁壘;對改善產業工人工作和居住環境、提升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提供適當資金支持等。(昊鳴 姜琳)

標簽: 制造業 招工難 藍領稀缺 職業教育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