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秒殺~荔枝5折。”昨日早上8時,陳女士手機美團買菜App收到推送信息。除了美團買菜以外,陳女士不僅下載了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多個生鮮電商App,還被拉入微信群。“主要是看促銷,哪個便宜就買哪個。”
去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巨頭紛紛開啟“買菜大戰”,切入社區團購賽道,銷售商品以生鮮為主,初期通過低價補貼策略搶占市場,對超市大賣場的到店客流和銷售均造成沖擊。記者連日調查發現,“多快好省”的買菜App不僅改變了市民的消費習慣,也加速了周邊商超、生鮮店的轉型升級。
家住同福睿府的陳女士是線上買菜的忠實“粉絲”。她告訴記者,線上買菜直接下單,有的平臺當天送達,最遲也會第二天收貨,節省了去市場買菜的時間,很適合上班族。
記者在海珠區一小區樓下的自提點看見,琳瑯滿目的貨品擺滿了貨架。自提點老板程女士告訴記者,每到傍晚,人們就會在她的店鋪門前排隊“領”菜。附近南村肉菜市場攤檔付老板告訴記者,現在網上買菜的人多了,來買菜的顧客少了接近一半。不僅是傳統肉菜市場,該小區門口的錢大媽自提柜和附近的一個小超市也相繼關門。
家住珠江新城的井女士坦言,家附近全職主婦和老人相對較多,逛街買菜是業余愛好,因此周邊菜市場和高端商超客流沒有明顯的下降。
“連我也加入了社區團購。”住在東圃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周邊使用社區團購的人不少,每天都能看到許多送菜的工作人員。”張先生注意到,社區團購也加速了周邊商超、社區生鮮店的轉變。“最明顯的是品質有提升,如蔬菜選擇更新鮮、更健康、更受歡迎的品種、供應商或配送鏈。”
“很多社區實體菜店憑借已經形成的口碑,開發配菜產品,就是把菜配好、包裝好,客人買回去炒一下就可以了。這就把服務從菜市場延伸到后廚。”張先生說,服務也有明顯提升,不僅是實體店內工作人員的態度親切、購買流程方便快捷、促銷頻率也更大。
記者在陳女士的訂單中看見,原價9.9元的荔枝新人首單價優惠后只要一分錢、一毛錢的訂單更是不在少數。400毫升的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優惠后只要9.9元。而記者通過“××到家”搜索周圍幾公里內各大生活超市400毫升的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發現其零售價都在9.9元以上;在天貓和京東的官方旗艦店,同款產品優惠后的價格也遠高于9.9元。
很多社區團購平臺為提升老用戶黏性以及打壓對手,還經常會拿出某款單品推出超低價搶購活動。低價雖好,但買到質量有問題的商品也不少見。陳女士曾在某線上買菜平臺下單后,收到了已變質了的水果,幾番聯系線上無果后放棄了維權。
調查:社區生鮮店、電商前置倉 怎樣才能不虧錢?
社區生鮮店、電商前置倉,除了打“補貼戰”吸引客戶,誰能成為最后的贏家?
一線城市的生鮮業態非常豐富,配送網絡發達,尤其是用戶的即時性需求居多,對配送時效要求很高,買菜這件事情,一般是下完單就要馬上收到東西。所以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團買菜這些前置倉模式、一小時達的生鮮電商,主陣地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社區團購主要的消費群體在社區,優勢是通過社群的拓展,能把周邊客戶聚攏在一起,實現快速營銷。生鮮店的布局也在社區,跟周邊居民通過日常互動進行營銷。
“二者有相似之處,但與生鮮店相比,社區團購的運營成本更低。”記者對比發現,生鮮店主要是人工鋪租成本和部分產品毛利率高,但損耗大;社區團購則主要是獲客和流量成本費用,雖然費用不高,但毛利非常低。
白云區金沙洲某社區生鮮店店員告訴記者,一家生鮮店起步投入約40萬元,店內需要6名員工,每月人工成本在3萬元以上,月租金在3000元~5000元,此外還有水電費等費用,意味著一家生鮮店每天要賺2000元以上才能基本覆蓋開支。
而生鮮電商300平方米的前置倉,大約需要倉管人員2名,配送人員10~15名。按照叮咚買菜在招聘網上的薪酬信息,配送員的平均工資大概在8500元。平攤到每天,倉管成本約700元左右,配送成本4000元左右。由于面積較小,空調冷鏈等設備產生的水電費用低于傳統超市,一天的水電、衛生及分揀成本、分攤成本和各種損耗,每天租金及運營成本總計約7000多元(未包含裝修費和平臺地推等營銷費用)。
根據其平臺公開數據,叮咚買菜位于廣州的前置倉,單倉日均訂單量為1200單以上,周末1500單,平均客單次消費在60元左右。按20%的毛利率計算,一天的毛利約為14400元。 “行業普遍共識是,前置倉在日訂單數量超過1500單,客單價70元左右時,平臺才可能突破盈損平衡點。”生鮮電商人士透露。
影響:十多家上市超市業績受到沖擊
天風證券以紅旗連鎖、永輝超市等11家上市超市為樣本的調查則顯示,從2020年第一季度到2021年第一季度,整體營收持續下行,2021年第一季度增速為-8.7%。同時,山西證券研究所5月14日發布的研報指出,我國零售行業一季度持續回暖,但樣本為13家上市超市板塊的公司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業績下滑情況較為明顯。山西證券研報認為,去年下半年開始,互聯網巨頭紛紛切入社區團購賽道,銷售商品以生鮮為主,初期通過低價補貼策略搶占市場,對超市大賣場的到店客流和銷售均造成沖擊。2021年一季度,超市大賣場客流出現大幅下降,降幅基本在兩位數左右,客單價和銷售額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生鮮受到的沖擊最大,糧油、酒水飲料也出現下滑。
除社區團購外,一些垂直品類的生鮮專業店逐漸深入社區,也對超市大賣場的業績造成進一步沖擊。市民張先生認為,“社區團購的抓手是便宜和方便,但對高端市場暫時構不成威脅。從廣告宣傳載體的選擇和社區推廣的選擇來看,社區團購多以工薪階層、外來人口聚集區為重點‘戰場’。所以,對普通菜市場和肉菜賣場而言,社區團購等新模式的影響會更加明顯。”
前瞻:社區團購與生鮮店或將融合發展
記者注意到,當前的社區生鮮店,一邊有人開店,一邊有人倒閉的情況時有發生,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關鍵問題在于商業模式。“目前,整個生鮮行業‘拼供應鏈’的思維還未改變,如果未來一直延續這樣的思維,對其發展有一定局限性。”
他舉例,如某知名社區生鮮店,門店運營費用由加盟商承擔,房租、水電、人工成本約五六萬元,門店的銷售毛利為20%,這意味著日均銷售額達1萬元才能持平。而品牌運營商如果要降低其后臺運營成本,只能向上游轉移,擠壓產品基地或產品供應商。“一味地擠壓上游,發展空間十分有限。”業內人士表示,當前,錢大媽、肉聯幫仍是拼供應鏈的思維模式。
“社區團購的出現,激活了生鮮行業的消費思維。”業內人士認為,不管是超市、生鮮店還是社區團購,產品僅僅拼價格,質量肯定不穩定。該業內人士表示,未來,生鮮店可將門店當作前置倉,線上線下與消費者互動,把客戶與門店綁定在一起,將產品逐步品牌化。“社區團購也是社區零售的一部分,社區團購和生鮮店也有機會進行融合,未來生鮮行業發展空間很大。”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