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 正文

全國減稅降費7.6萬億元 數千萬家企業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時間:2020-10-24 14:07:47    來源:人民網    

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十三五”規劃實施總結評估匯報。

會議給出的總體評價特別令人振奮:“十三五”規劃實施順利,主要指標總體將如期實現,重大戰略任務和165項重大工程項目全面落地見效,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即將勝利完成。經過“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臺階。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污染防治力度空前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

這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真的是來之不易。它印證著黨帶領全國人民奮斗的足跡,凝結著大家辛勤勞動的汗水。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減稅降費這張“成績單”。

大規模減稅降費,數千萬家企業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國出臺了大規模減稅降費措施,使數千萬家企業和數億人民群眾享受到了政策紅利。”在財政部日前召開2020年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稅政司副司長陳東浩介紹。

減稅降費,是助企紓困的重要支撐,也是當前經濟穩定恢復的關鍵舉措。

今年以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包括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供應給予稅費優惠,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給予稅費減免,加大鼓勵社會捐贈的稅收優惠力度,完善出口退稅政策,減免社保費和醫保費等。

“從目前各方面反映的情況看,減稅降費措施落實有力,政策受益面廣,實施效果良好。今年1—8月,全國實現減稅降費18772.86億元,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陳東浩說。

10月21日,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傳來消息,我國前三季度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元。也就是說,今年前8個月減稅降費是1.88萬億元,前9個月就超了2萬億元,到年底將超過2.5萬億元。今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作出的減稅降費承諾,將如期實現。

實際上,作為積極財政政策的“重頭戲”,減稅降費近年來一直在加力。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新增的減稅降費,將累計達7.6萬億元左右。

“十三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部署實施了包含深化增值稅改革等一系列力度大、內容實、范圍廣的減稅降費政策措施,使所有行業稅負均有下降,有效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夯實經濟發展基本盤。

以深化增值稅改革為例,2016年5月1日,我國在全國范圍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征收了66年的營業稅告別中國稅收舞臺。這場被稱為“中國稅制分水嶺”的重大改革,涉及近1600萬戶企業納稅人、1000萬自然人納稅人,當年直接減稅超過5000億元。

2018年國家推出深化增值稅改革三項措施,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2020年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深化增值稅改革成為減輕企業負擔重要舉措。

五年間,增值稅改革不斷深化:增值稅稅率“四檔并三檔”,降低增值稅稅率、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完善留抵稅額退稅制度等,在實現以制造業為主的大規模減稅的同時,一個更加公正、簡明、高效的增值稅制度逐漸成型。

“受益于深化增值稅改革,2018年公司僅因稅率降低就少繳納增值稅約346萬元,2019年全年增值稅減稅達到了3369萬元,今年1至8月僅增值稅降率又能減稅大約3048萬元。”近日,山東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彭杰算了算公司的減稅賬,他認為大力度減稅,給企業帶來了更大獲得感。

減稅降費政策成效如何?這組數據很有說服力: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達到2.36萬億元,占GDP的比重超過2%,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

稅務部門調查數據顯示,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疊加減稅降費政策落地見效,企業發展預期逐步增強。稅務總局監測的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89.4%的重點稅源企業預計今年四季度生產經營形勢為“平穩”或“好轉”,較三季度預測提高4.7個百分點。

稅收在國家治理中,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日益增強

減稅降費不僅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在穩定發展大局、服務發展戰略中同樣至關重要。

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李萬甫說,在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中,都有稅收發力的身影,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日益增強。

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在為實體經濟增添動能同時,也在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十三五”時期,國家多次優化調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鼓勵創新政策,2017年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并于2018年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享受主體擴大至所有企業。

日均處理快遞達140萬件—受益于風暴自動分揀系統、智能調度系統研發成功,百世集團實現了收、轉、運、派全鏈條的提效增速,線上消費激增的同時,也拉動了快遞行業快速成長。“2019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約7000萬元。今年上半年,享受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1650余萬元。”百世集團會計張桂蘭認為,正是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的有力支撐,有效提升了企業資金流轉效率,助力智慧物流越跑越快。

國家稅務總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累計達84.3萬戶次,累計申報研發投入5.2萬億元,共計減免企業所得稅8730余億元,有效支持了科技創新發展。

為方便納稅人繳費人享受減稅降費政策紅利,稅務部門不斷優化服務,簡化辦稅繳費程序,全面精簡辦稅資料。

“首次申請出口退稅,兩個工作日3487萬元就到賬了!”江西贛州同興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財務人員黃婷說,受疫情影響,同興達公司曾一度面臨下游企業回款難、員工工資急需支付等重重困難,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工作人員的一通電話讓她心中的石頭落了地。原來,今年稅務部門推出出口退(免)稅實地核查“容缺辦理”服務,原先首筆出口退稅需要實地核查,現在改為先免予實地核查,待疫情結束后再補充核實。

在上海,稅務部門探索推行稅種綜合申報,將企業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的納稅期限由原先的按月申報統一為按季度申報,并在電子稅務局將各稅種申報進行合并,實現“一張報表、一次申報、一次繳款、一張憑證”。

“十三五”期間,稅務總局全面清理非行政許可,下放審批權限,優化服務流程,辦稅時間不斷縮短,辦稅效率持續提升。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內已對202個稅費事項實現了“非接觸式”辦理,其中182個事項可以全程網上辦。企業納稅人90%以上的業務可以通過網上辦理,納稅申報業務網上辦理率達99%以上。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許正中認為,“十三五”期間,隨著稅務部門“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和稅收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不斷提升、獲得感不斷增強。

“留得青山,贏得未來。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把減稅降費政策不折不扣落到企業,有力鼓舞了市場主體的發展信心。”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認為,“十三五”時期,我國企業稅費“包袱”輕了,留在企業的資金多了,減稅降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政策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標簽: 減稅降費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