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根植“民本位”思想,重塑黨的光輝形象

時間:2017-10-11 16:07:32    來源:現代青年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八項規定到反“四風”和“三嚴三實”的具體要求,黨的作風建設從立規、踐行推向縱深發展,黨風為之一新,社會風氣大為好轉。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回顧、梳理5年來習近平是怎樣抓黨風建設的。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此有極為深刻的認識。狠抓作風建設,重塑黨的形象,成為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長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勇立時代潮頭,引領“中國號”巨輪,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奮勇前行。這三年,習近平登高望遠,引領13億人民同圓中國夢,從夢想到現實的路上,成就斐然!

這幾年來,老虎蒼蠅一起打,紀律作風一起抓,帶領八千多萬黨員,向全世界證明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這幾年來,習近平心心念念是百姓,把百姓冷暖掛心頭,堅持精準扶貧,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清醒的認知,看到了人民群眾對黨的向心力在變弱的殺傷力和危害性。在凝聚黨心的同時,邁開了凝聚民心的新步伐,以自信的態度、果敢的勇氣、堅定的意志、正義的情懷,堅定不移執行“八項規定”,反對“四風”,深層發力破除潛規則,重拳出擊打擊腐敗,積極構建清正廉明的政治生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重塑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效,黨在短時間內重塑形象,贏取人民群眾的信任,為開創治國理政新局面夯實了堅實的人心根基。

中央政治局帶頭執行“八項規定”,讓人民群眾領略了黨的鮮明姿態。重塑黨的形象,堅持從黨中央做起,響亮喊出了“向中央看齊”的口號。無論“八項規定”,還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中央高層以上率先反四風、轉作風、樹新風,讓人民群眾眼前為之一亮,心頭為之一熱,看到了黨中央與人民群眾一條心的自覺姿態。

“零容忍”反腐敗,讓人民群眾看到了黨解決自身問題的堅強決心。首先是動作快,十八大后不到兩個月,“首虎”落馬;其次是力度大,上不封頂,下不設限,沒有禁區;再次是公信力強,黨紀國法面前人人平等,沒有人能持丹書鐵券,成為“鐵帽子王”。重拳反腐深得黨心民心,國人為之稱道、官場為之肅然。人民群眾看到了黨的自信和堅強有力,看到了組織的力量和正義的力量,堅定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普遍增強。

官本位思想由來已久,若為官只是“為權”,那就沒有弄清權力的實質。其實,“官”雖說是公權力的象征,卻是“民”授予的。所以,官員為官的目的應是“為民”,為官的內容是“盡責”。怎樣實現從“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轉變?俗話說:為官者不患無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守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時時學習,處處自省,以德律己,以德修身;要以服務群眾、服務民生、服務發展為天職,把人民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信號,努力探索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徑,以德為政、以德惠民;要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為官行政的第一標準,堅持站在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看問題,處處替百姓著想,事事急百姓所急,全心替百姓解難,努力做一個人民敬仰的人。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歷來是不斷開創黨和國家偉大事業的根基工程。因此,黨群關系得到迅速理順,黨的民望才能得到日益攀升,全黨上下凝聚力才能得到普遍增強,黨的光輝的形象才能全面重塑。(作者:沈侯曼)

標簽: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