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打擊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黑市”刻不容緩 形成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回收產業化的良性循環發展

時間:2021-07-25 21:34:42    來源:中國能源報    

5月25日晚,光華科技發布公告稱,將在現有廠區內建設廢舊鋰電池高效綜合利用暨高性能電池材料擴建項目,項目總投資約4.54億元。公告指出,面對當前廢舊磷酸鐵鋰回收領域發展的機遇,實施本項目,可促進廢舊磷酸鐵鋰電池拆解回收的健康發展,并形成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回收產業化的良性循環發展。

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憑借其安全性高、壽命長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行業。但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逐步進入規?;l展新階段,前期裝載的動力電池已基本走完階段性生命周期,廢舊動力電池自2020年后迎來了集中退役高峰。隨著廢舊電池回收行業進程的加快,如何有效回收利用廢舊磷酸鐵鋰電池成為業內不斷探討的話題。

產業鏈尚無法形成閉環

隨著動力電池批量退役潮來臨,許多車企和專業回收企業紛紛參與其中,但我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尤其是磷酸鐵鋰電池在回收利用環節還面臨著諸多窘境。

“我國曾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采取補貼政策,但補貼給了整車銷售,屬于售后的電池材料回收產業則無法申領,電池材料回收產業基本上處于完全虧損的狀態。”新能源汽車行業獨立研究員曹廣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整個鋰電池產業看似基本形成了產業鏈,但位于產業鏈最后端的電池回收既無法實現盈利,也無法實現電池材料的大規模的循環利用,將電池廢舊材料循環到電池生產的前端。“產業鏈實際既不完整,也無法形成閉環。國外的情況也基本如此。”

曹廣平認為,鋰電池回收產業鏈不完整的根本原因在于技術。“一方面,動力電池材料體系在研發過程中要滿足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等十幾個指標已經非常難,再滿足可回收性也就非常不易;另一方面,電池材料的回收技術目前還沒有大的突破,無論是干法、濕法還是機械法工藝都有缺點。”

廢舊電池再利用環節盈利難,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擊了企業積極性。有業內人士指出,與三元電池相比,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利用率低、缺乏盈利點,這導致磷酸鐵鋰電池回收不僅不能帶來經濟效益,反而會成為拖累“虧本”。

應嚴格打擊黑市場

另據了解,目前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渠道較為混亂,既有“正規軍”,也有“小作坊”,這也是影響電池回收企業盈利因素之一。所謂“正規軍”是指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中的企業,即業界俗稱的“白名單”。截止到目前,共有27家企業納入該名單。

有業內人士表示,“小作坊”之所以能夠順利回收到電池,主要原因在于其成本較低,因而在回收時能大幅推高報價。但由于沒有電池回收資質和電池拆解的專業設備,“小作坊”式的電池回收將給社會安全和環境帶來巨大風險。“很多動力電池被少數不良商家'梯次利用'給了電動自行車等產業進行鋰電化,在其他行業造成了燃燒和爆炸事故頻繁,嚴重損害了我國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的聲譽。”曹廣平指出。

“白名單上的正規企業獲得了資質,但是按照正規工藝或國家標準進行電池及其材料的回收實際上賠錢。而地下的一些黑作坊進貨、出貨卻都比較'方便',其材料回收工藝環保效益差,實際上是劣技術在驅逐良技術,也就是說正規實驗室再好的'能環保的回收技術'也抵不上地下實驗室的'會污染的回收技術'。”曹廣平表示,目前電池回收產業形成了一種“正規回收難賺錢,地下回收能賺錢”的現象。“國家和政府應該嚴禁廢舊鋰離子電池進入黑市場,打擊黑作坊,才會有助于行業正規發展逐步走入正軌,走入紅利期。”

建議“積分”與“回收”掛鉤

雖然產業情況面臨諸多難題,但依然有一些企業紛紛“押注”磷酸鐵鋰電回收行業。

公開數據顯示,近幾年來,相關企業數量增長顯著,企業增量逐年上升,2019年新增企業超700家,截至2020年1月,我國經營范圍含“電池回收”的企業數量約有3000余家,企業名稱多包含“新能源、汽車、再生資源”等關鍵詞,企業的注冊資本多數在1000萬以上。電池回收隊伍的體量和資本都在不斷壯大。

自2020年以來,隨著國家和地方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產業產業發展模式從補貼政策驅動向“雙積分政策+市場驅動”轉型,磷酸鐵鋰電池憑借性價比優勢,強勢回歸動力電池市場,裝車份額同比大增,磷酸鐵鋰電池各種原材料價格也持續上漲。“如果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廢舊電池環保政策逐步升級,那么,企業押注廢舊磷酸鐵鋰電池高效綜合利用產業就有可能成功。”曹廣平提醒,“不過,這些只是外部條件。從業者押注先進電池材料回收技術,才是對電池材料回收盈利的本質促進。也就是說,商業模式能否走通,關鍵在回收技術水平高低。”

廢舊鋰電池回收企業如何提高綜合利用率、降低回收成本?“我認為,目前最好的梯次利用方法實際上是動力電池原位利用。因為動力電池包如果轉用到其他場合,需要大規模檢測電池包內的模組、電芯,再拆解、重新配伍、接線,成本也是很高的。電池原位延壽利用到較高水平,才能大幅降低回收時的價格,材料重新利用才有經濟效益。”

同時,曹廣平建議:“國家主管部門應當汲取過去'新能源汽車補貼沒有和動力電池回收掛鉤'的教訓,在后續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或碳交易政策中,讓積分或碳交易配額與動力電池材料回收利用程度及比例掛鉤。”(實習記者 姚美嬌)

標簽: 廢舊電池 回收行業 回收利用 廢舊 磷酸鐵鋰電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